江南時報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第一點,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。不要把它當工作,有上班、下班時間,法王半開玩笑說:“像我就是整天在『工作』。”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我們種善根、修福德、做功德,要立即回向。若是沒有回向,就像一個很好的東西沒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費了。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南菁書法學會─黃素梅老師〈副理事長〉辛勤覓蟲畫作

 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南菁藝術學院王太田名譽院長浅絳山水畫作10

 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佛法教人安心,是求自己心的安定,只要心能夠安定,外在環境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困擾。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南菁書法學會─黃素梅老師〈副理事長〉家碧畫作

 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南菁藝術學院王太田名譽院長浅絳山水畫作9

 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經常應酬,別人招待你,又不好意思不吃,如果你自己心裡沒有障礙就行了。如果發心清淨,心裡是不會有障礙的。如果你為了對方,為了眾生,這是一種方便,一種修行,這樣你心裡不會有障礙,就不用為這個忏悔。如果心裡有障礙了,肯定是發心不到位,願力還不是清淨的,這樣與對方就不是善緣,而是往昔所結的惡緣了。有惡緣才有這樣的惡果,因此一定要忏悔、發心、祈願將來再也不要有這樣的惡緣了,再也不要遇到讓自己內心不清淨的事了。我們都是凡夫,不會沒有過錯的,但我們知道忏悔、改正,能認錯、改錯,這就是修行。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現在有些人洋洋自得:“我太有福報了!我不用照顧家人,家人照顧我。”你把這些當作了“幸福”嘛,所以覺得自己很有福報似的;或者當家裡不缺吃,不缺穿,稍微有一點點受用時,就覺得自己很有福報似的。實際上,這些不是福報,不是真正的快樂!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行苦、苦苦、變苦三大根本苦,但是我們覺察不到,把這些都當成快樂,當成福報了。

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