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中國文化報 

 
國家博物館藏的銅壺滴漏 國家博物館藏的銅壺滴漏

齊吉祥

在沒有手錶也沒有掛鐘的古代,怎樣計時呢?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想到了一些法子。

起初他們所用的方法是,選一個比較平整的地面,當中豎一根竿,再在地面上劃一些表示時刻的線條,根據竿的影子在線條上的位置,就知道什麼時間了。 有人說這就是“太陽鐘”,那竿子是時針,太陽在天空中由東向西移動時,也在無形中“撥動”了時針。 這種計時的工具有個正式的名字叫日晷。 但日晷在有陽光的時候才管用,如果遇到陰天下雨,或者到了晚上,日晷就不管用了。 所以,人們又想到了另一種辦法。

古代的人們在用陶器取水、儲水的時候,因陶器質地疏鬆,難免出現漏水現象,通過長期觀察,人們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時間有一定對應關係,從而製成了專門用於計時的漏水壺。 至於發明漏水壺計時器的年代,目前尚不能做出準確的回答。 我國的歷史文獻中曾說:“漏刻之作蓋肇於軒轅之日,宣乎夏商之代。”若據此說,則是產生在黃帝時代,也就是原始社會末期,到夏商時已普遍使用,但目前尚缺少實物證據。 另據《周禮》記載,西周時已有專門掌管漏壺計時的官員——擎壺氏,這說明至遲在距今3000年的時候,我國已正式使用漏壺計時了。

漏壺有沉箭式和浮箭式兩種。 最初使用的沉箭壺,即用一隻銅壺盛水,接近壺底有一個小洞,壺中豎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,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塊船形木塊上,使其浮在水面上,當水從小洞滴出後,人們根據水位降低後標杆上的刻度來判斷時間。 由於漏壺中水多時和水少時的滴水速度不同,影響到漏壺計時的準確性,所以,為了提高計時的精確度,由單只逐漸發展成多只一套的漏壺,同時,還由沉箭式漏壺改為浮箭式漏壺。 漏壺的級數越多,計時就越準確。

實物表明,在浮箭式漏壺系列中,壺數最多的是4壺一套,而且這種4壺一套的漏壺僅有兩套存世,一套是清代製造的,現陳設在故宮博物院的保和殿;另一套制於元延祐三年(1316年),現藏於國家博物館。 這兩套均用銅鑄造而成,故稱為“銅壺滴漏”。

以元代鑄造的銅壺滴漏為例。 它放置在階梯式架子上,4只銅壺大小不等,自上而下,依次遞減。 最大的一隻高75.5厘米,口徑68.2厘米,底徑60厘米。 由於自上而下的3只銅壺外壁分別鑄有太陽、月亮和北斗七星圖,所以被分別命名為日壺、月壺和星壺,最下面的銅​​壺叫受水壺。 日、月、星壺近底部都有一個龍頭形滴水口,壺蓋上開有一個進水孔,小水滴從日壺滴進月壺,再從月壺滴進星壺,最後進入受水壺。 受水壺裝有兩個重要部件:一個是豎立在壺蓋正中的銅尺,高達66.5厘米,上面刻畫12條橫線,旁邊標有十二時辰的名字,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。 再一個是浮箭,也就是在一塊小木塊上連接一把木尺,隨著受水壺里水量的增加、水面的上升,浮箭自然同步上升。 人們觀看浮箭頂端指示的銅尺刻度,就可以知曉當時、當地的準確時間了。 如果把銅尺比喻為今天鐘錶的錶盤,這浮箭就猶如表針了。

由於水的流動會受到溫度等因素影響,所以儘管是多級滴水,也難免在時間上有微小誤差,有時還要藉助日晷等計時器進行調整。

我國發明的漏壺比國外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很多,應用也普遍,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。 不過到了明朝以後,由於鍾表逐漸普及,漏壺應用才日益減少,可是在皇宮裡還可看到它的踪跡。 如清乾隆時所製的漏壺,不是用來計時,而是宮廷陳設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華聯合新聞社 的頭像
    中華聯合新聞社

    atv168899的部落格

    中華聯合新聞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