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的人生智慧可以從五個方面進行闡述:自信自覺,自利利他;把握根本,不泥表相;超越對立,當下安心;不執是非,勤修正行;逆順達觀,解脫自在。
中國禪宗發展的歷程:從佛陀創立佛教,到達摩祖師中國傳法,至惠能大師著《壇經》興禪宗,自此禪宗興盛,千餘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與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禪宗的教育使人從思想上、性格上提升自信,樹立成賢成聖、成佛作祖獨立崇高的人格。 每個人通過參悟、心性覺悟,通過心來表達價值,就能夠把我們內心的佛性思想外化到日常生活當中,外化到語默動靜、行住坐臥當中,人就有智慧、有慈悲心、有大願力,慢慢成為大菩薩,就能自利利他。
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,是要引導眾生斷除煩惱,獲得快樂,得到解脫,是要解決人的生老病死等根本性問題,認識究竟生命的本義,這也是佛教不同於科學、哲學的問題。 學誠大和尚說,“禪宗方法很多,吼一聲,乃至罵一頓、揍一通,禪宗非同一般的方法,也是要引導人覺悟,在一種非常規思維狀態下,讓人打破妄想。妄想煩惱的洪流止息,才能步入正確思維狀態。”
注重人的心性開發與覺悟的禪宗思想,也深深影響著中華傳統文化。 與西方文化注重思辨邏輯相比,中國文化的價值根源在於人的內心——利他之心。 禪宗使儒家性善論思想提高到一個很高境界,要求人從內心到行為轉為道德自律,內心善良了,外在行為對人、對社會就是和諧的,能夠釋放正能量,對世界和平也能夠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。
現代科技物質高速發展的今天,很多人忘記向內心開發寶藏,將所有時間、精力轉化成追求外在財富,忽略了人的精神追求,本末倒置,失卻了健康幸福的人生狀態。 針對這些問題,學誠大和尚指明方向:“人要想獲得幸福快樂生活,當在精神追求方面下功夫,從內心中超越煩惱、痛苦、對立、分別,在人生過程中實踐參悟出來,培養強大的自覺自律能力,日常生活中腳踏實地加以落實生命宗旨,方是禪宗的人生智慧。”
——學誠大和尚《禪的人生智慧》專題講座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