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客都有爬山的經驗,陡峭的高山,直上很難,必須要迂迴轉折,才能登上峰頂。 所謂「山不轉,路轉;路不轉,人轉;人不轉,境轉;境不轉,心轉。」心一轉,不但山呀、路呀,境界都跟著我們所轉;宇宙人生,窮通禍福,也會隨著我人的心而轉。
心是人體的主宰,迷惑的人生,心可以把它轉成智慧的人生;邪見的觀念,心可以把它轉成正當的見解;愚癡的行為,心可以把它轉成明理的風範;顛倒妄想的執著,都可以靠著心念的一轉,頓然就是一個開闊明朗的天地。 所謂「心能轉境」,誠信然也!
登山客都有爬山的經驗,陡峭的高山,直上很難,必須要迂迴轉折,才能登上峰頂。 所謂「山不轉,路轉;路不轉,人轉;人不轉,境轉;境不轉,心轉。」心一轉,不但山呀、路呀,境界都跟著我們所轉;宇宙人生,窮通禍福,也會隨著我人的心而轉。
心是人體的主宰,迷惑的人生,心可以把它轉成智慧的人生;邪見的觀念,心可以把它轉成正當的見解;愚癡的行為,心可以把它轉成明理的風範;顛倒妄想的執著,都可以靠著心念的一轉,頓然就是一個開闊明朗的天地。 所謂「心能轉境」,誠信然也!
人生在世,總有許多煩惱。 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斷除煩惱,怎麼做呢?方法很多。 當我們追究煩惱的根源時,會發現有一種煩惱,是來自於自己主觀的立場,不能得到外在環境或周圍的人認同。 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接納,甚至能控制別人;卻很少有人會心甘情願接受別人的意見,更甭提受到別人的控制了。 如此,人與人、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、矛盾就來了。
人長兩個耳朵,卻只有一張嘴巴,這種生理結構預示我們應少說多聽。可大多數人喜歡說而不願聽。
人為何偏愛講話?佛門有一個詞叫“樂說欲”,即非常歡喜講話,這是人的本性之一。聽說監獄中懲治犯人有一種方法是“禁閉”:長期讓一個人獨處,沒有人同他說話。最後犯人的心理防線被擊潰,說出所有罪行。最近網上有個新聞: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吃穿不缺,卻天天在家門口擺攤賣自己縫的鞋墊,哪怕是全國人民都往家裡趕的除夕那天也不例外。面對記者的採訪,老人的答复讓天下兒女動容——“只想找個人說說話!”還有幾年前被中央電視台推選為“感動中國”人物的翟斌,當他一個人乘著無動力單人帆船穿越太平洋時,最大的障礙是寂寞,那種想向別人傾訴卻無人能聽的難受勁兒,不亞於癮君子發作時的煎熬,骨頭縫像是被小蟲吞噬一般。每當靠近大陸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家中國飯館跟人聊聊天。看來嘴巴不僅要完成“吃飯”的生理功能,還要滿足人“說話”的慾望。
作者:星雲大師
登山客都有爬山的經驗,陡峭的高山,直上很難,必須要迂迴轉折,才能登上峰頂。 所謂「山不轉,路轉;路不轉,人轉;人不轉,境轉;境不轉,心轉。」心一轉,不但山呀、路呀,境界都跟著我們所轉;宇宙人生,窮通禍福,也會隨著我人的心而轉。
心是人體的主宰,迷惑的人生,心可以把它轉成智慧的人生;邪見的觀念,心可以把它轉成正當的見解;愚癡的行為,心可以把它轉成明理的風範;顛倒妄想的執著,都可以靠著心念的一轉,頓然就是一個開闊明朗的天地。 所謂「心能轉境」,誠信然也!
生活在現代的社會中,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比過去更頻繁,接觸面也更廣,但是,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自己或所屬團體的利益在努力,在爭取,在計劃。 因此,人與人之間有矛盾,團體與團體之間也有矛盾,這些矛盾,比在過去的社會裡更明顯。 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?以現代人的觀點,是希望克服困難,改造環境,改變對象。 用這種方式,也許能夠克服若干困難,能夠改造對方一點,卻製造出更多的問題。 因此,我們要講禪,了解一下禪對這些問題究竟有什麼幫助?
禪是一種內省的方法
人生在世,總有許多煩惱。 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斷除煩惱,怎麼做呢?方法很多。 當我們追究煩惱的根源時,會發現有一種煩惱,是來自於自己主觀的立場,不能得到外在環境或周圍的人認同。 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接納,甚至能控制別人;卻很少有人會心甘情願接受別人的意見,更甭提受到別人的控制了。 如此,人與人、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、矛盾就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