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羊網-新快報
乾隆一朝在清代歷史上非常重要。 經過了康熙、雍正兩朝的勵精圖治,乾隆時期政治清明,國泰民安。 乾隆瓷器的一個典型特徵是奢華,其品種實際上不止文獻中記載的57種,而是要多得多,有很多品種是在試驗當中,有的品種今天偶然可以看到。 我們熟知的品種,比如青花、粉彩、鬥彩以及各種顏色釉,在乾隆時期都做得爐火純青。
冬青釉的顏色是造出來的,在自然中看不到
這是一個清乾隆年間豆青釉的方瓶,也叫壁瓶,一面是平的,可以掛在牆上。 我們從這個小瓶上可以感受到乾隆時期人們的生活質量。 封建社會的生產力跟今天的生產力是不能比的,當時的生活質量再高,也不能跟今天相提並論。 但是當時的精神追求可以跟今天相比,有時甚至優於我們今天的生活。
冬青釉的顏色是主觀創造出來的一種顏色,我們在自然中看不到。 在青釉上描金,是為了顯得富麗堂皇。 中間開光的主題畫的是山水。 船上的兩個人雖然畫得很小,但是彼此有交流。 我們能從細部看到那個時代的氛圍以及當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非常祥和。
這是一件乾隆時期的官窯。 南京博物院藏有一個類似的壁瓶,兩件非常相像,只有紋飾有一些不同。 南京博物院那一件,中間開光寫的是御制詩,這件開光是山水。 無論是字還是山水,都表達了當時人的一種追求。
一件普通官窯盒子也粉彩描金,可見奢華
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蓋盒,其形狀可以看作菱花形。 它以鬆石綠為地子,上面是粉彩和描金,紋樣是凸出來的,非常奢華。
我們可以想像,這樣一個精美的官窯盒子,在宮廷可能極為普通,只是置於一角,偶爾放點兒東西。 它的精美和奢華是一個時代的反映,表現出盛世時期在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所達到的高度。 我們在物質層面不斷追求,改良、改進、創新,使品種由單一變得複雜、由儉素變得奢華,然後是精神層面的追求。 可見古人一直在努力地追求既能滿足物質需求,又能滿足精神需求的境界。
觀復學堂
唐英在景德鎮督造陶瓷多少年?
馬未都評:乾隆時期的官窯瓷器之所以燒造得非常精美、非常奢華,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,這個人就是唐英。 唐英當時是宮廷派到景德鎮的一位督陶官,主要任務就是督造陶瓷的生產。他在景德鎮督造瓷器,和窯工一起吃睡,由一個外行變成內行,極其敬業,當然也跟他的禀性有關。 唐英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,做事非常謹慎,每次做完瓷器都要寫奏摺。
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,已經75歲高齡的唐英給乾隆皇帝寫奏摺,申請辭職:“奴才犬馬,年齒七十有五,氣血日衰,醫藥不能速效。伏念槯務窯工關係重大,現在雖有奴才兒子寅保隨任幫辦,唯是寅保究系少年,諸事閱歷未久,奴才自顧病事,淹纏一時,猝難痊癒,若不及早奏明,設有貽誤,則奴才負罪益深,為此據實奏聞,恭請皇上另擇賢員,到關接辦。”唐英寫這段話跟乾隆皇帝對他的要求有關,乾隆皇帝想讓唐英的兒子唐寅保接班,但是唐英在奏摺中說他覺得兒子還是個少年,其實當時他兒子歲數已經很大了。 唐英深知這裡的責任,如果讓兒子去頂班,萬一兒子做不好,就會連累所有人。 所以唐英就奏請辭職,並希望皇帝另派高明。 乾隆皇帝看了奏摺以後非常感動,馬上就批准了唐英的奏請。 唐英得以告老還鄉,半年以後就去世了。 75歲在古代已經算是高齡了,他從46歲起就接任督陶事,一直乾了29年。
在乾隆一朝的陶瓷當中,署“唐英”款的,有一些是著名的青花瓷器,上面寫著“瀋陽唐英”款;還有一種是墨彩的,上署“蝸寄老人”,這是他的自稱,也叫“蝸寄居士”。 凡是署這類款的都是唐英自己燒造著玩的,非常雅,跟我們看到的那種皇家氣派的東西完全不一樣,體現了他個人的藝術風格和審美。
乾隆時期的各色釉大瓶用了多少陶瓷品種?
馬未都評:乾隆時期的燒造了很多精美的瓷器,其中有一件非常著名,它把乾隆時期的多種工藝集於一身,名叫各色釉大瓶,俗稱“瓷母”。
從上到下,這件大瓶包括松石綠、胭脂紅地彩粉、仿景泰藍、仿哥釉、青花、金彩、仿松石釉、窯變、鬥彩、豆青釉刻花、霽藍描金、粉彩、綠釉、珊瑚紅地描金、仿官釉和褐彩描金,共16種。
《陶成紀事碑》中記載,雍正年間共有57個陶瓷品種,這上面就用了16個。 今天把它當作藝術品來看,可當時燒造的時候可是非常困難的。 就像要把窩頭、饅頭、發糕、花卷、包子等一屜蒸出來,其實不太容易實現,因為每種食物熟的時間是不一樣的。 如果把它們擱到一起蒸,窩頭還沒熟,饅頭早就蒸開了花了。
燒造瓷器也有這個問題。 瓷器分為高溫釉和低溫釉,窯變、豆青釉、青花釉、青花都是高溫釉,而粉彩、松石綠都是低溫釉,必須兩次入窯才能燒成,這當中就會有溫差。 要在最好的位置上把它們的順序排出來,最後把它燒成,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,體現了當時高超的技術。
這種大瓶經過了無數次試驗,總共燒成了兩個,一個在故宮博物院裡收藏,另一個據說流落到了民間。 這件東西在燒造中,顏色搭配非常困難,有極暖的紅色、極冷的青綠色,使用窯變得時候紅色的面積偏大,使用上面的松石綠的時候面積就偏小,否則容易頭重腳輕。 今天看來這件東西沒什麼神奇的,但是在250多年前,古人就有這樣高超的技藝,實在令人嘆為觀止。
留言列表